陳慧女

中文姓名:陳慧女
職稱:副教授
E-mail:huinuchen@gmail.com
期刊論文
- 陳慧女(2021)簡介司法心理鑑定。司法心理與司法社會工作期刊,2,47-58。
- 陳慧女(2021)青少年對父母的暴力:危險評估、暴力類型與處遇方式。社區發展季刊,175,381-395。
- 陳慧女(2021)青少年對父母的家暴行為評估與介入。諮商與輔導,429,6-9。
- 陳慧女(2021)離婚調解的親職協議。諮商與輔導,426,17-21。
- 陳慧女(2021)司法詢問員擔任專家證人之實務問題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74,270-281。
- 陳慧女(2020)寬恕對性侵害被害人復原的意義之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72,382-393。
- 陳慧女(2019)受虐少女在安置機構的改變經驗之研究。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15(1),33-55。
- 陳慧女(2018)被害與加害:一位曾經歷性侵害之安置機構少年的生命經驗。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14(1),29-52。
- 陳慧女(2018)外籍移工性侵害之多元文化諮商議題。諮商與輔導,393,12-15。
- 陳慧女(2018)通譯應用於外籍移工性侵害案件之研究。涉外執法與政策學報,8,235-259。
- 陳慧女(2018)性侵害案件之事實認定應審酌校園性別平等事件調查報告:從案例檢視《性別平等教育法》第三十五條之規定。全國律師,22(4),62-80。
- 陳慧女(2018)通譯在外籍移工性侵害案件中的協助經驗之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61,406-419。
- 陳慧女(2017)性侵害加害人寫給被害人的道歉信之研究。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13(2),55-76。
- 李燕蕙、陳慧女、許秋田、林明傑、宋瑞珍(2016)監獄正念戒毒課程的教學理念與學習影響之研究。犯罪學期刊,19(1),92-128。
- 陳慧女、林明傑(2016)家庭暴力者對參與整合式矯正團體輔導及其改變內涵之看法。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12(2),1-32。
- 林明傑、陳慧女*、許正昊、黃淑貞、王昭蘭、陳靖佩(2016)集團結婚之新人對參與簡易婚前教育方案成效之研究。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12(1),45-78。
- 陳慧女(2016)校園性別平等事件調查報告做為性侵害案件證據之探討。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12(1),79-104。
- 陳慧女(2016)物質濫用的成因及戒癮處遇。諮商與輔導,366,2-5。
- 陳慧女(2015)修復式正義在性侵害案件的應用-社會工作者的觀點。社區發展季刊,149,283-298。
- 林明傑、陳慧女、許正昊、周清玉(2015)戶政事務所志工對參與婚姻登記中簡易婚姻教育試辦方案看法之研究。台灣親密關係研究學刊,1,1-20。
- 陳慧女(2014)偵訊輔助娃娃在兒童性侵害案件的使用。全國律師,18(12),51-61。
- 徐婉莉、陳慧女(2014)花精做為建立治療關係的媒介—以亂倫生存者為例。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10(1),107-124。
- 陳慧女(2014)從《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談中途學校的現況與展望-以 高雄市瑞平中學為例。教育資料與研究季刊,113,105-130。
- 林明傑、方韻、陳慧女(2013)大學生性別平等與健康性知識課程設計與教學之研究。性學研究,4(2),27-54。
- 陳慧女、盧鴻文(2013)性侵害被害人的自我療癒與對修復式正義的看法。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9(1),29-48。
- 陳慧女、林明傑(2013)簡介美國佛蒙特州的性侵害防治方案。輔導季刊,49(1),60-68。
- 陳慧女、林明傑(2012)諮商輔導人員在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案件的陪同出庭實務。輔導季刊,48(4),37-44。
- 陳慧女(2012)社會工作人員的陪同出庭。社區發展季刊,139,141-151。
- 林明傑、陳慧女*、梁毓芳(2012)美國佛蒙特州與紐約州的性侵害防治方案。 社區發展季刊,137,297-311。
- 陳慧女(2011)遭受性侵害女性的母職經驗。人文與社會學報,2(9),53-82。
- 陳慧女、林明傑(2010)女性性罪犯的心理病理與心理治療。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6(2),1-27。
- 陳慧女(2010)不是很快樂但卻很成功的媽媽:一位遭受性侵害女性的母職經驗。家庭暴力與性侵害網路期刊,1,33-67。
- 陳慧女、林明傑(2010)心理師在司法體系中的角色。台灣心理諮商季刊,2(1),17-29。
- 陳慧女(2009)法律與社會工作。社區發展季刊,128,169-180。
- 陳慧女、盧鴻文(2007)男性遭受性侵害之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20,252-264。
- 陳慧女、林明傑(2007)臺灣近二十年來性侵害研究之脈絡與趨勢。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4,211-260。
- 陳慧女、劉文英(2006)性侵害防治專業人員處遇心智障礙受害者之困境與需求之研究。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2(2),53-90。
- 劉文英、陳慧女(2006)心智障礙者遭受性侵害的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1,23-42。
- 陳慧女(2006)EMDR應用於兒童及青少年的治療。諮商與輔導,250,14-17。
- 陳慧女、劉文英(2006)心智障礙者遭受性侵害問題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14,299-304。
- 陳慧女、廖鳳池(2006)家庭內性侵害受害者之性受害經驗、適應症狀與諮商介入情形之分析研究。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4,102-139。
- 陳慧女(2004)詮釋學在諮商歷程研究中的應用—以胡塞爾的超驗現象學方法為例。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0,1-16。
- 陳慧女(2004)阿德勒學派與認知行為治療在性侵害被害人治療上之應用。諮商與輔導,218,7-13。
- 陳慧女、林明傑(2003)簡介眼球運動減敏與訊息重整治療技術(EMDR)。輔導季刊,39(4),51-63。
- 陳慧女、林明傑(2003)兒童性侵害案件中的專家證人與兒童作證。社區發展季刊,103,212-224。
- 陳慧女、黃志中、李秀珠(2002)家庭暴力防治法實施後婚姻暴力防治執行現況及需求之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0,407-422。
- 陳慧女(2001)青少女未婚懷孕問題及輔導策略。諮商與輔導,182,11-15。
- 陳慧女(2000)性剝削問題的本質與處遇—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工作的省思。社區發展季刊,91,316-325。
- 陳慧女(1998)淺談青少年外展社會工作。社區發展季刊,84,178-183。
- 陳慧女(1998)不幸兒童少年後續追蹤服務之初探—從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談起。社區發展季刊,81,213-2
研討會論文
- 李燕蕙、許秋田、陳慧女、林明傑、宋瑞珍(2014)正念減壓戒毒課程對監獄受刑人影響之初探。發表於2014.11.21 「2014年犯罪問題與對策學術研討會」。嘉義: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
- 陳慧女、盧鴻文(2013)性侵害被害人對修復式正義的看法。發表於2013.11.1-2「性別暴力─預防與治療」國際學術研討會。屏東: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 陳慧女(2010)受暴婦女援助/婦女賦權工作坊與談人。2010.6.25-27「中國法學會反對家庭暴力網絡十週年紀念會暨理論研討會」。中國:北京。
- 陳慧女(2008)遭受性侵害女性的母職經驗。發表於2008.11.19「台、港性侵害倖存者處遇實務工作暨論文研討會」。臺北: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 陳慧女(2007)一位性被害少女成為母親的成長過程。臺灣家庭暴力暨性犯罪處遇協會2007年研討會壁報論文發表。
- 陳慧女(2005)家庭內性侵害受害者之性受害經驗、適應症狀與諮商策略之分析。發表於2005.10.20「社區諮商研討會」。高雄: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 陳慧女(2004)從性侵害與性剝削問題探討青少年的性自主。發表於2004.10.1「青少年問題處遇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南: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專書及專書論文
專書
- 陳慧女(2020)法律社會工作(第三版)。臺北:心理。
- 陳慧女(2017)法律社會工作(第二版)。臺北:心理。(2004年初版)
- 林明傑主編,林明傑、邱惟真、邱獻輝、陳慧女、陳慈幸、許福生、楊聰材合著(2013)家庭暴力與性侵害的問題與對策。臺北:元照。(合著章節:家庭暴力被害人的社會工作與輔導、性侵害被害人的社會工作與輔導)
- 林明傑、沈勝昂主編(2004)法律犯罪心理學。臺北:雙葉書廊。(合著章節:法律社會工作、兒童證人與專家作證、被害人的心理及輔導)
博碩士論文
- 陳慧女(2008)性侵害被害女性的母職經驗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論文。
- 陳慧女(1992)從娼少女之個人及家庭特質與其逃家行為之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工組碩士論文。
繪本
- 陳慧女著、郭育誌繪(2017)希朵說什麼-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守護童年系列繪本五)。臺南:翰林。
- 陳慧女著、郭育誌繪(2014)盟盟的煩惱-性侵害與性騷擾(守護童年系列繪本一)。臺南:翰林。
- 盧鴻文、陳慧女著,吳敏綺繪(2014)豪豪的祕密-性侵害療癒(守護童年系列繪本二)。臺南:翰林。
- 陳慧女著、郭育誌繪(2014)嘟嘟的恐懼-兒童虐待(守護童年系列繪本三)。臺南:翰林。
- 陳慧女著、吳敏綺繪(2014)奇奇的不安-目睹家暴兒(守護童年系列繪本四)。臺南:翰林。
譯作
- 王以仁、吳芝儀、林明傑、黃財尉、陳慧女合譯(2004)學校輔導與諮商(Counseling in school)。嘉義:濤石。
- 林明傑、陳慧女、黃志中合譯(2003)現實治療諮商(Counseling with reality therapy)。嘉義:濤石。
- 林明傑、陳文心、陳慧女、劉小菁合譯(2000)家庭暴力者輔導手冊(Changeis the third path- A handbook for ending abusive and violent behavior)。臺北:張老師。
研究計畫
- 林明傑、陳慧女(2021)發展非親密關係家庭暴力被害人致命危險評估量表。衛生福利部研究計畫。(協同主持人)
- 陳慈幸、曾淑萍、陳慧女(2018)健全校園安全整體防護體系暨研擬校園安全維護專法。教育部專案研究計畫。(共同主持人)
- 陳慈幸、林明傑、陳慧女、蔡華凱(2012)我國性侵犯矯正處遇政策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計畫編號RDEC-RES-101-004。
- 陳慧女(2007)增進性被害母親的親職行為之輔導方案。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補助研究計畫,計畫編號96S1305b。
- 鄭瑞隆、蔡宗晃、陳慧女(2006)替代役役男轉介專業機構諮商服務成效評估。內政部役政署委託研究計劃,計畫編號W95012。
- 王珮玲、張英陣、吳素霞、王玥好、陳慧女(2005)兒少性交易緊急及短期收容中心訪視報告。臺中:內政部兒童局。
- 劉文英、陳慧女(2005)心智障礙者性侵害防治研究計畫。內政部委託研究計畫,研究編號094-000000AU691-002。
- 黃志中、陳慧女、李秀珠(2001)高雄地區家庭暴力防治法執行下之婚姻暴力防治各專業體系現況及需求。臺北︰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會。
- 陳慧女(1996)醫護人員對醫療團隊之定義及團隊合作現況之分析—以高雄榮民總醫院為例。高雄:高雄榮民總醫院。
開設課程
- 青少年問題與輔導
- 青少年心理學
- 學校諮商實習
-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